首页 栏目首页 > 管理 > 正文

电影也要实行优质优价,更好体现市场化


【资料图】

​“电影票价为何这么贵”“19.9元一张的电影票怎么不见了?” “七八十元买一张电影票,一家6口仅看场电影就花了400多元。”“前两年,还能一百块买三张电影票,如今票价都要40多了。”

这是今年电影市场上,很多观众发出的声音。它不是杂音,却是影响一部分观众情绪和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热情的声音。如果这种声音多了,对电影市场肯定不是什么好事。搞不好,会对刚刚恢复的电影市场产生不利影响。毕竟,电影市场是靠人流、人气支撑的,一旦“人”对电影不感兴趣了,电影市场的生命力就会大大减弱,甚至无法生存。

灯塔专业版数据也显示,截至8月20日,2023年的平均票价已达到42.7元。对比历年数据,电影票价总体呈上涨态势,且自2021年进入40元区间后,连续三年票价有所上涨。一线城市的票价更高,平均票价已经超过50元,达到51.9元,确实比起前些年来要高得多。于是,有人开始怀念早些年“19.9元”一张的超低价票。

19.9元,有可能会成为历史,成为很难再现的现象。一方面,票价本身在不断上涨,不断创下新高,不会让票价回归到超低价时代;另一方面,过去的超级低价,并非正常现象,而是互联网平台依靠补贴密推出的一种政策,不具有可持续性。一旦补贴退去,要想回到过去的票价,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可能回到过去的超级低价,也不代表票价一定要节节攀升,要越高越好。已经完全市场化的电影市场,票价绝不能是一成不变的,也绝不能只有涨价一个方向,涨价与跌价必须相依相伴,与市场同频共振。同样的电影,可以在不同城市、不同区域、不同环境下,呈现出不同的票价,就像一线城市票价高于二、三、四线城市一样。不同的电影,则可以依据质量的不同,受欢迎程度的不同,呈现出不同的票价,优质电影、优质价格,一般电影、一般价格,劣质电影、劣质价格。如此一来,电影票价的公平性就会越来越强,票价均值也就不会太高。

目前电影市场的情况是,不管什么质量和题材的电影,只要是新推出的,似乎都有一个格式化的定价,亦即必须有一个“托底”的价格、“保低”的价格,从而让那些质量很低的电影,也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益。就算看的人少,票房上不去,其票价带来的收益也是远超电影质量的。显然,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票价规则。对质量不好的电影,就是只有定低票价,而不能有非市场意义上的“最低保价”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,才能鼓励影视公司创作更多优秀作品,从而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。优质优价,必须成为电影市场的基本原则。上不封顶、下不保底,让好电影风生水起,让差电影自然淘汰,就能形成良性竞争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优质电影价高,就算有人不能接受,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,是能够满足大部分观众需要的。

而从观众展示的票根以及影视公司提供的资料来看,目前的电影票价偏贵,可能与影视公司依据每张票加收服务费也有一定关系,甚至比票价本身涨价对观众的心理影响更大。据悉,这是疫情后影视公司临时增加的收费,目的是为了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。客观地讲,这是完全不应该的。影视公司在疫情中受到很大损失,广大居民在疫情中的损失也不小,如果都想通过增加收费来解决,就必然会引发新的矛盾。而疫情对影视公司的影响,影视公司应当从创造更多优秀作品、提高服务水平、吸引更多观众等方式弥补,而不是靠收费来满足自身利益需要。这样,只会让影视公司日子更加难过。特别是小的影响公司、县及县以下影剧院等,行为会更加不规范,更容易引起广大居民的强烈反感。

总之,要想找到电影票价和居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点,还是要实行优质优价、低质低价,对劣质电影用票价逼其退出市场,也用票价鼓励影视公司创作更多优质电影、优秀影片,从而不断增强广大居民对电影的兴趣,保留电影这个能让广大居民永远产生美感、产生欢快、产生向往的生活情趣,避免因为票价把广大居民挡在影剧院等的门外,避免给广大居民生活带来不便。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